Untitled Page

棕油3月續無出口稅‧市場預期徵4.5%


  •     
(吉隆坡12日訊)大馬政府宣布將繼續在3月維持原棕油的零出口稅率,出乎市場預料,因分析員原本預期政府可能重新徵收4.5%的棕油出口稅。
資料顯示,大馬計算出的3月棕油指標價為每公噸2千172令吉,繼續低於2千250令吉最低可徵稅水平,所以會在3月保持零出口稅率。
由於棕油價大跌的關係,大馬政府自去年5月起停止徵收棕油出口稅至今。
不過,隨原棕油價近期反彈,近期有分析員推算大馬政府可能從3月起重新向種植業者徵收4.5%的棕油出口稅。
4月或重徵棕油出口稅
由於擔心厄爾尼諾將打擊鮮果串收成,原棕油價格過去幾個月出現反彈;截至今日,指標4月貨已重新上探每公噸2千600令吉。
因此,市場人士認為若棕油價維持現況,大馬政府仍有望在4月重新徵收棕油出口稅。
目前,大馬政府的棕油出口稅徵收方式,是當棕油價高於每公噸2千250令吉時,向種植商徵收介於4.5至8.5%之間的棕油出口稅。
聯昌研究早前估計,今年1月10日至2月9日之間的棕油現貨平均交易價估計為2千300令吉,可能使大馬政府從下月起重新徵收棕油出口稅,但結果顯示同期平均價只有2千172令吉,仍未到可徵稅水平。
無論如何,交易商認為即使重新徵收出口稅將對棕油出口造成負面影響,惟實際影響可能有限,因出口商料會自行吸納成本,以維持銷量。(星洲日報/財經)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31203#ixzz440jOtY5Z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FB 分享: 油棕的三国


这几年,大部分的油棕公司都步向印尼,就好像当年香港人北望神州一样,而在众多的油棕公司里,有一间很特别的,它不只是到印尼买地,它居然跑到去非洲买地,说要在那里种油棕。

孤陋寡闻的我倒是没听过非洲那里有人种油棕的,心想,这家公司一定是疯的,直到昨天,我的脑被打了一下,我在一本叫做 “农牧世界” 的杂志里看到答案。

油棕,源于非洲,不懂多少个世纪前,非洲人就有用油棕油来炒菜的习惯,而当时当地人只是简单地弄一些榨油工具,榨出来的油就直接拿来使用,油棕油就这样产生了。

基于非洲的天气不稳定,而油棕需要有大量水分的泥土,所以,种植油棕开始移到有热带气候的马来西亚和印尼。

泰国,一直以来的土地水量也不太好,旱天比较多,也因如此,泰国是不适合种植油棕的,但,去年泰国有了新的突破,成功研究一种新的油棕品种,这种品种能在水量比较少的土地种植,产量还能达到 35 tons 1 Hectares。

这个突破相当不简单,因为这个突破会产生两个大问题:

1. 一直以油棕称霸世界的马来西亚和印尼将会受到威胁。
2. 泰国会步入和马来西亚一样的历史,人民会开始砍伐橡胶,转为种植油棕,那未来橡胶的价格将会非常高昂。

当一天刘备追上孙权和曹操的时候,三国鼎立即时形成,那,战争就更加乱水了。

BLD 的地


这篇文章有 "" 都是棕油网兄提供的资料。

"bldplnt应该是最便宜的种植股了,如果你以土地面积来计。但如果你把peat soil issue列入考虑,大部分sarawak公司都不值得拥有,最严重的应该是swkplnt,可参考他的performance。"

"无法具体证明sarawak有很多peat soil,只是从多方面报导得知。黄孟祚(环保人士)曾说过泥炭土的品质不能永续经营(种一次就要荒废),减短油棕寿命,据我了解杀虫也要剂加倍,成本高,产量少。"

"211000/(23000x50%) = 18.34 ( BLD 的每 ha 生产量)

这个表现对sarawak来说是非常特出了。

swkplnt产量15(大约)
rsawit产量15.44
twsplnt产量16.9(全马),但它有30%在sabah和西马,所以应该也是15。"

经过棕油网兄的一提,我今天研究 BLD 的土地素质。看看是不是 Peat Soil (泥灰地)。

以下是 BLD 的土地分布:










这真的是惊人的发现,BLD 里面只有在 Sawai 的地是适合种植油棕。最大部分的地在 Lassa,这居然是沼泽地 (不知道我找到的资料正不正确)。如果资料正确的话,这间公司要提高产量真的是很难,而且老板也没有意思要买新的地。最让我不爽的就是在 Lambir 和 Jelalong 的地,都是森林。不知道老板是为了自己的私业还是为了 BLD 的前景。森林区能不能种出好油棕? 这个我不知道,不过应该不容易,因为附近都没有河流,那如何灌溉? 越来越多不清不楚的问题。。。而且我开始怀疑这间公司的老板有可能公器私用,诚信受到质疑。。。。

清谈 KLK


看看 KLK的产量 (2008 年报):

KLK 的地分布在:

Peninsular 69,866 ha (32%)
Sabah 40,341 ha (19%)
Indonesia 106,341 ha (49%)

Total: 216,548 ha

Oil Palm (tonnes)
Mature 118,357
Immature 43,215

Rubber (kgs)
Mature 15,964
Immature 3,381

Yield per mature ha:
FFB = 24.66 (tonnes)
Rubber = 1,394 (kgs)

FFB 24.66 的产量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很低。比起 IOI,产量就有点逊色,可是 IOI 是行业里最顶尖的,这也是我喜欢 IOI 的原因之一。而橡胶方面,我不是很清楚 1 ha = 1,394 kgs 是不是很高,不过据我所知,KLK是橡胶业里规模最大的。

算算 KLK 1 ha 的价值:

Total shares: 1,067,504,692
Price = RM 10.70 (30-Mar-2009)
Mkt capital: RM 11,422,300,204

Price per ha: RM 11,422,300,204 / 216,548
= RM 52,747

这个算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 KLK 还有棕油厂和地产业。除非了解棕油厂的价值,不然我们是没有办法算出来的。外行人的我,要知道棕油厂的价钱,真的是难上加难。所以,通常这类企业,我比较注重产量和管理层效率。

从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拿出来的数据:

Plant and Machinery RM 1,763,651,000
Equipment and fitting RM 194,835,000
Vehicle RM 202,067,000
Building RM 745,727,000
Free hold land: RM 555,065,000

Total: RM 2,906,280,000

Land capital: RM 11,422,300,204 - 3,461,345,000
= RM 7,960,955,204

Price per ha = RM 7,960,955,204 / 216,548
= RM 36,763

扣除 plant and equipment 拿到的数据,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也是我所想到的一种算法。我会更详细的研究更好的算法。在这里做个记录。

以 三万一 ha 的地,值得吗? 应该有点贵,因为 49% 的地是在印尼,感觉上告诉我,KLK 被高估了。

看看现金流 (RM '000):

Net cash generated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421,567
Net cash used in investing activities (82,487)
Net cash (used in)/generated from financing activities (93,421)

负债 (RM '000):

Long term Borrowings 916,956
Shot term Borrowings 756,997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1,391,429

KLK的现金流看来比 IOI 好,现金的充足足以应付短期的所有负债。

不明白的一点:

FFB Production (tonnes)
- own eststates 2,803,792
- sold 126,285
- purchased 861,076
- total processed 3,538,583

既然自己的产量都不足以应付CPO生产,那为什么还要卖给其他人呢? 而到最后又买回一些回来。不过从数据很明显的看到,KLK 的 FFB 是不足够应付 CPO 的生产。还有一点值得注意,KLK CPO 的卖价比 IOI好,每顿售价 RM 2,913 (2008),而 IOI 只是 RM 2,865。


看看 KLK 的前景:

地库有 = 216,548 ha
以种植的地有 (包括橡胶地) = 180,917 ha
未种植的地 = 35,631 ha

油棕未成熟的地有 = 43,215 ha

未来几年这 43,215 ha 将会提供良好的贡献,以 1 ha = 24.66 的产量计算,43,215 ha 能提供 1,065,682 tonnes。

未来几年 KLK 的总产量有可能是:

Total FFB: 2,803,792 + 1,065,682 = 3,869,474 tonnes

刚刚足够应付现在的 CPO 生产。KLK 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增加 FFB 的产量,增加种植的地面,不然当 CPO 好景时,KLK 又要向其他油棕园买 FFB 了。

一如既往,我不会 post 出所有的数据,有兴趣的朋友应该自己看看年报,做做功课。。。。

許俊傑‧煙霾、紙張、棕油


  •      

當煙霾與塵埃都落定,當憤怒與無奈都沉澱,然後明年又周而復始的,等著重見遮天蔽日的情景,有沒有想過,那重重煙霾背後,究竟有甚麼事情被蓄意隱瞞不讓我們知道,或是我們選擇性不願去瞭解的真相?
那天從曼谷飛返吉隆坡的班機上,我選擇坐在靠窗的位置,馬航班機提供的《星洲日報》封面斗大字眼“印尼,這筆賬怎麼算?”說的是大馬各領域因霾害而利益受損,或取消競跑、或關閉學校、或收成減少、或班機取消的事。當飛機進入大馬境內時,我看不見原有的青翠大地和起伏山巒,一片灰濛濛的讓人有仍在雲海上的錯覺。
有人說,今年的霾害是歷年來最嚴重的記錄,我從秋高氣爽的曼谷飛返都門沒多久,便喉嚨發痒夜咳不止,家人朋友也因空氣里的焦臭味及微顆粒污染而出現種種不適症狀,這是我們近年來被逼忍受的年度污染,損害了健康、加劇了本來就萎靡的經濟,幾乎所有人都深受其害,在齊聲譴責印尼每年定時把煙霾送來的時候,我思考著印尼焚林的前因後果及其背後的原因,直到與森那美高層的一席談,突然明白了好多事。
他告訴我,森那美、吉隆坡甲洞及豐益國際是印尼種植油棕樹的主要財團,造就了印尼是全球最大棕油供應國的美譽。棕油的用途非常廣泛,從廚房裡煎炸爆炒的煮菜油、到浴室的沐浴產品、家居的清潔用品、女人身上的保養與化妝品、日常食用的餅乾泡面雪糕等,都有棕油成份,單是中國對棕油的需求,便佔據印尼的棕油生產總額的一半,這還不包括你我每日吃穿用度上所用的棕油。
“為了滿足全球人類對棕油的需求,你認為印尼需要多少面積的土地來種植油棕樹?”這位高層問倒了我,撇開棕油里的飽和脂肪對人體所造成的影響,他打開手機給我看“綠色和平研究”的數據報告,從2009年到2011年,印尼在短短3年間便砍伐了30萬公頃的森林,用來翻種油棕樹。
“這還僅是印尼在這3年間所消失的森林面積的25%”,他加重語氣的說,為了滿足人類對棕油、對紙張等各種改種森林後才能獲取的資源需求,印尼在這3年間犧牲了124萬公頃的森林,我無法想像124萬公頃的森林有多大,但我們都相信,4年後的煙霾創歷史紀錄,被焚燒的森林及須翻種的芭地幅袤,肯定比當時來得更大。
“我能明白世界對紙張及棕油的依賴,但開芭種樹只能用焚燒森林的方式嗎?”那位高層告訴我,財團固然會以機械來清空芭地,然後對偏遠地區的貧窮農民,放火焚燒芭地,無論是處女林或是收割後的種植地,是最廉價及有效的方法,燒剩的灰燼還可以當肥料,又能省下買肥料錢,所以二話不說,一把火給燒了,管它產生多少煙霾,算准風向與季節,把煙霾吹出境外,就不再是我的事了。
很多印尼的貧窮農夫確實是這麼想,也一直都這麼做的。
我們更知道,廣袤的森林是各種野生動物與珍貴植物的棲息地,為了滿足對棕油無止盡的需求,原本在印尼雨森馳騁稱王的蘇門答臘虎被趕出森林,誤闖人類棲息地的下場往往都是被殺死;馬印兩國獨有的猩猩與靈長類因棲息地被破壞而無地容身,成千上萬的生靈走獸因每年固定發生的林火而走投無路,卻沒有多少人會關心它們,因為我們都害怕棕油或紙張的減產對文明世界帶來的衝擊,野生動物的生與死,比棕油和紙張都來得輕。
和許多人有一樣的心態,一次的震撼性教育並不減少我對紙張與棕油產品的依賴性,因此我們繼續使用國際品牌生產商使用大量棕油來製成的食品、沐浴護膚美妝產品、並奢望的期待著他們能信守承諾,使用不必燒毀森林就可永續獲得的棕油,但這又引發成本上漲致使售價上調的憂患,於是我們可以預知的是,大家都希望能買到價廉物美的棕油產品,沒有人會在意棕油來源,我們每年繼續忍受煙霾,沒有人可以提出永續的解決方法,任由老問題糾纏下去。
印尼南蘇門答臘的占比居民通過律師,狀告5家種植集團非法燒芭引發嚴重煙霾,索償近150億令吉的事,尚不知是否獲得法庭受理,就算罪名成立,這些集團又會否繳付罰款?珍貴的雨林被燒了須數萬年來復原、被殺死的野生動物卻可能絕種,大自然為了人類對紙張和棕油的需求付出太大的代價,不是罰款可以衡量,在每年固定報到的煙霾里,我看到的是重重煙霾後那無止盡的消費主義,對大自然貪婪需索無度,但卻沒有能力去改變任何人的消費習慣,所以只能悲觀的期待季候風轉向,燒芭季節結束,不期望任何政府階級的解決方案能帶來實際效果,只能被動的等待著,那煙霾警訊成真的那一天。
(星洲日報/欲說還休‧作者:許俊傑‧星洲日報高級記者)

原棕油魅力再現?成大馬經濟救星?


  •     
大馬有雙油,石油還有苦苦掙扎,棕油開始再見艷陽天!
  • 大馬去年共生產1千996萬公吨的原棕油,其中出口2千620萬公吨的棕油產品,創造約632億令吉的收入。(圖:法新社)
原棕油向來都是大馬賺取外匯的福星,與石油一起為國家經濟撐住半邊天。不過,在今次全球原油價格崩跌危機中,全球經濟放緩使需求走軟,加上馬幣走貶等,原棕油產品也失去支撐大局魅力,讓大馬經濟吃了不少苦頭。
大馬2015年共生產1千996萬公吨的原棕油,其中出口2千620萬公吨的棕油產品,創造約632億令吉的收入;占大馬出口總額的8.1%,製造了100萬個工作機會,在在顯示原棕油對大馬經濟的重要性。
最近,原棕油價格漸有起色,特別是去年杪至今年初的厄爾尼諾因素開始發酵,使全球原棕油及產品的產量及庫存減少,加上馬幣走貶,從而支持原棕油的價格,有望在今年中時達到每公吨3千令吉的高峰。
法國徵稅
料不足以衝擊價格
法國上週四宣佈,計劃於2017年起對用於食品棕油實施額外徵稅,每公噸另徵90至194歐元(約420至900令吉),使棕油稅率從現有的21.67%暴漲至高達209.7%。MIDF研究認為,此舉不會衝擊原棕油價,維持種植業“正面”評級。
根據棕油數據顯示,大馬每年出口至法國的棕油只有1萬1千156公噸,佔大馬總棕油出口的不到0.1%,MIDF認為,額外征收最高194歐元的稅也比預期的增加300歐元低。惟符合“環境可持續性”的棕油生產人,則可豁免上述徵稅;這項議案週五獲國會批准,惟仍需參議院於3至4個月內通過。
MIDF研究預期3月的庫存減至202萬公噸,並預期次季將減至150萬公噸,庫存減主要是厄爾尼諾氣候衝擊導致低產量。
另一方面,大馬棕油理事會(MPOC)譴責法國對原棕油實施歧視性徵稅,法國指棕油低徵稅是不實的。該會認為,上述徵稅極不相稱而失去經濟合理性,因而要求法國國會否決這項不公議案,避免危害馬法就業機會、消除貧窮與經濟發展的進程。
大馬原棕油前景
先盛後衰
最近,在大馬交易所舉辦的2016年棕油及月桂油大會中,與會者預測今年原棕油價格每公吨介於2千200至3千200令吉之間,即在6月16日達到高峰,預料下半年因產量恢復使價格回落。
豐隆研究分析員認為,大馬及印尼的原棕油產量走低,至少至今年6月或7月16日為止,主要受到2015年爆發的厄爾尼諾氣候影響。
2016年的印尼生物柴油產量料介於210萬至250萬(千公升)之間,低於市場預測的320萬單位。印度對原棕油需求持續成長。
目前大馬原棕油業最大挑戰為勞工問題,涷結聘請外勞將進一步加劇問題的嚴重性。該行對整體棕油業保持“中和”評級。年杪目標為平均每公吨2千400令吉,長期展望保持良好。
大豆油產量比預期高
豐隆研究認為,整體棕油業的潛在正面催化因素,包括氣候因素重新陷入不明确情況(從而扭曲供應)、比市場預期更為嚴重的厄爾尼諾氣候負面衝擊鮮果串收獲。
至於潛在風險,則包括大豆油產量比預期高、印尼生物柴油產量減少、印度實施更高的原棕油進口稅、生產成本增高(特別是勞工成本)。
價格走高動力
厄爾尼諾效應
預料厄爾尼諾炎熱氣候將在今年5月杪會再次降臨,由於效應要在9個月後才會浮現,預料明年首季將出現另一波的效應,使原棕油產量下跌,從而進一步推動原棕油的價格。
大眾研究種植業分析員張皓亮指出,目前影響原棕油價格的3大原因,除了厄爾尼諾氣候外,也包括上半年通常是季節性低產量時期,以及一些油棕樹經過2年高生產後進入生理疲態的狀況,都是使目前原棕油產量減少主因。
由於厄爾尼諾炎熱氣候影響產量,原棕油價格會在今年6月間顯著回升至高峰水平,過後才恢復正常回退,分析員預測2016年全年原棕油平均價格落在每公吨2千500令吉水平。
進入今年首季杪,大馬原棕油基准5月貨合約,一度超越每公噸2千600至2千632令吉,創下一個月新高。
厄爾尼諾現象又稱為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干旱氣候,預料將影響原棕油的產量,國際棕油專家米斯利在最近舉行的原棕油大會上指出,大馬原棕油期貨有望揚升至公吨3千令吉水平。
棕油專家指出,去年杪至今年初,大馬及印尼的干旱天氣,預料將造成全球原棕油產量減少300萬公吨。
目前這兩個國家的原棕油產量占全球市場的90%,預料產量減少趨勢將建續至今年6月,所以至6月杪時有望走高至每公吨3千令吉水平。厄爾尼諾現象,將影響東南亞地區的棕油鮮果串的收成,導至棕油產量減少。
上看每公噸3千令吉
市場預測大馬今年6月前的庫存逐漸收窄,主要是去年杪至今年初的厄爾尼諾干旱氣候效果開始發酵,大幅度減少原棕油產量,使今年6月的原棕油價格有望創下每公吨近3千令吉高峰。
MIDF研究分析員表示,該行仍看好整體種植業的前景,預料2016年第二季的原棕油價格將可回揚至公吨3千令吉水平。這主要是預估今年3月份大馬原粽油的庫存量將下跌至202萬公吨,並預料在2016年第二季進一步下跌至150萬公吨的“緊急”水平,從而有助於推高原棕油價格走高。
分析員表示,原棕油庫存跌至偏低水平,預料與大豆油價格的折價將進一步收窄,使短期里的價格每公吨揚升至3千令吉水平。該行預測大豆油價格維持在每公吨725美元水平,而假設馬幣兌美元匯率保持在4.15令吉。
張皓亮表示,未來兩個月,預測原棕油價有望走高至每公噸2千800令吉,前提是庫存需跌至200萬公噸的心理心平。
該行也正面看待棕油價格前景,料2016年和2017年棕油價格各別達每公吨2千500和2千600令吉,並維持種植領域“跑贏大市”投資評級。
出口稅略拉低大馬出口
政府甫於本月15日宣佈征收棕油出口稅,從零上調至5%,結束了從去年5月開始,為期11個月的“零”出口稅政策。
分析員認為,這將導致棕油生產品趁在今年4月1日開始生效前加速出口原棕油,使4月之前的原棕油出口量劇增,之後才恢復至正常水平。
政府將4月棕油參考價計為每公噸2千500令吉34仙,超越每公噸2千250令吉須征稅水平。
棕油參考價是根據現貨棕油價30天平均計算,一旦棕油公噸超過2千250令吉就必須征出口稅,最低從4.5%開始,最高可征收至8.5%。
與印尼相比仍具競爭力
交易商表示,在棕油出口稅生效前,許多大型種植業者或許會急著把棕油撤離大馬,這將使大馬的棕油供應下跌,同時出口或忽然飆漲,但過後,出口將顯著下跌。
分析員指出,棕油生產商將會受到最大影響,以出口原棕油為主的大種植業者將會處於劣勢。分析員表示,這將改變大馬原棕油及加工棕油產品的出口比例。棕油出口將會因而下跌,但不會過於顯著,與印尼每公噸50美元的原棕油稅相比,大馬出口稅仍具競爭力。
雖說如此,但交易商認為,提高原棕油稅將抵消產量下跌的影響,使出口繼續走挫。另一名交易商表示:“出口前景不佳,在這個月裡沒任何需求,所有人都在把焦點放在印度上。”雖然說四月時,穆斯林會開始為齋戒月準備而提高需求,但他們只買軟棕仁油。
出口稅有利下游業
政府開始征收原棕油出口稅,使更多生產商將原棕油進行加工以避免征稅,從而提昇棕油下游或加工業的競爭力與賺幅,使下游業從而受惠。
MIDF研究分析員表示,棕油出口稅料將改善大馬棕油下游業的競爭力,從而使棕油加工產品的出口將有增無減。
聯昌研究分析員指出,隨著政府實施棕油出口稅,使原棕油對加工棕油產品的價格差距走高,使加工棕油產品的賺幅有望揚升及競爭力獲得提昇。
張皓亮指出,隨著4月1日起徵收原棕油出口稅,或是每公吨125令吉,使本地棕油提煉商獲得額外每公吨125令吉賺幅,使大馬與印尼提煉商賺幅差距收窄至每公吨15令吉(之前差距為每公吨140令吉)。
由於大馬棕油提煉商擁有更好的定價,預料加工原棕油產品出口量將有增無減,使下游業者以最近棕油出口稅的優勢,重新取回一些市場占有率。
短期或技術回調
雖然分析員看好今年第二季的原棕油價格有望直逼3千令吉高峰,惟根據費波納昔的波紋預測分析,棕油價格可能會下跌至每公噸2千564令吉。
費波回退理論的波紋預測顯示,棕油期貨可能會隨著2月15日的2千648令吉高點後回退至第三波週期中的C波走勢,下跌至2千522令吉,在61.8%水平,更實際的預測為2千564令吉,在38.2%水平。
技術層面而言,原棕油阻力水平為2千606令吉,若突破,可能將成長至2千620至2千632令吉。
種植業隱憂
凍結外勞
儘管政府決定擱置最近提高人頭稅決策,種植業將避開成本增長2%至8%而歡慶,然而分析員認為,該領域仍對凍結聘用外勞愁眉不展,實是整體行業隱憂。
張皓亮指出,勞力目前佔種植公司的25%至30%成本,擱置外勞人頭稅調高可節省2%至8%成本,視各種植公司的規模而定。
內政部在2月初決定調漲人頭稅910令吉或每名外勞調高154%,這對勞力密集的種植業是一大衝擊,外勞佔種植業勞力的80%。
人頭稅仍會調高
張皓亮認為,暫時擱置調漲人頭稅可短暫消除種植業負擔,大眾研究員到MYEG網站檢查已回復舊收費。不過,分析員認為,到時還是會調高收費,只是漲幅沒這麼大。
分析員指出,一旦低產量季節一過,需要更多外勞採收棕果時,種植業將因缺外勞而對生產力構成嚴重衝擊。大眾也深信棕油庫存3月將大減,出口商將儘快出清庫存,以避開重施原棕油出口稅。
儘管因擱置上述調漲,而給予種植業“超越大市”評級,該行認為政府凍結新聘外勞仍是種植業之隱憂。
張皓亮指出,該行心水股多為上游業務者如雲頂種植(GENP,2291,主板種植組)、大安控股(TAANN,5012,主板工業產品組)、陳順風資源(TSH,9059,主板種植組)、嘉隆發展(TDM,2054,主板種植組)。
拉尼娜
大豆油減產?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
拉尼娜現象會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包括使美國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變得異常干燥,導致澳洲和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東南岸、日本及朝鮮半島異常寒冷。
所有模型都顯示厄爾尼諾現象將減弱,未來數個月厄爾尼諾消散後北半球出現拉尼娜現象的幾率是接近50%。惟從以往記錄角度顯示,自1986至2010年的25年裡,共計發生了6次的拉尼娜氣候。
若是拉尼娜出現在大豆種植區,預料將負面影響大豆種植,特別是其產量及價格,接著對其競爭對手――原棕油有利。
分析員指出。2016年的大豆油行情不是很樂觀,特別是近兩年來的全球大豆大唱豐收。近期阿根廷宣佈將大豆出口稅率下調5%,對國際市場豆類價格形成利空。
印尼減產
印尼棕油公會執行董事法德利哈山最近接受訪問時指出,厄爾尼諾將導至印尼的棕油產量今年下跌至約3千210萬公吨,這是自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減少現象。
他表示,即使將2016年開始可以收成的新樹計算在內,印尼今年的原棕油產量仍然會顯著地下跌。而低產量為支撐原棕油期貨價格的主要原因。
根據美國農業局數據顯示,印尼在2015年生產棕油3千250萬公吨,預料2016年的棕油產量將下跌1.2%,為自17年來首見跌勢。
法德利哈山當時指出,隨著預期原粽油產量減少,他將今年的原棕油價格預測上調至每公吨2千450至2千550令吉之間。印尼今年的原棕油出口預料將下跌至約2千300萬至2千400萬公吨。他對《路透社》指出,這是過去5年來的出口首次減少,主要是國內生物柴油需求提高。
哈山指出,印尼今年上調生物柴油津貼,並將柴油的最低生物含量提高至20%,以減少原油進口及吸納額外的棕油供應。
中國經濟今年成長較往來放緩,這將影響原棕油的出口。而其他影響原棕油出口活動的因素,包括法國及俄羅斯潛在收取棕油進口稅,印度也將提高進口稅。
馬幣與原油左右原棕油動向
馬幣兌美元匯率走貶對原棕油有利,因原棕油出口皆以美元為結算單位,若是馬幣走貶,本地原棕油種植公司的出口營收及盈利則有增無減。
張皓亮指出,原棕油與原油的利益關係,是原油價格走高,市場也將生產更多的生物柴油產品,因為後者在高原油價格下變得更為可行,從而也將推高原棕油需求與價格。
原棕油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一致,分析員認為,若是原油價格每桶回揚至40美元,預料原棕油價格有望回揚至每公吨2千900令吉高水平。
張皓亮指出,原棕油的價格走勢,實與馬幣匯率及原油價格走勢一致息息相關。馬幣疲弱料對原棕油的出口有利,一旦馬幣走貶,以馬幣為單位的出口原棕油將更具競爭力及賺幅獲得提昇。
另一名分析員表示,原棕油價格在今年6月相信會走高至每公吨2千750令吉,這主要是基於原油價格每桶35美元計,若是原油價格達到每桶40美元,預料原棕油價格將有望揚升至每公吨2千900令吉。
由於市場預測今年的原油價格會在每桶30美元至50美元之間浮動,預料原棕油價格也受到此主要因素的影響而與之共舞,加劇原棕油價格的波動,值得密切關注原油價格的起落。(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李文龍)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33372#ixzz43zzwaIy3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